文: 發布時間:2019-10-28 瀏覽次數:25967
北京時間24日上午,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再次大幅上升15位,躍升至第31位。
這份《報告》指出,由于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并且在總排名中繼續獲得大幅提升——由去年的46位上升至31位,位列東亞太平洋地區第7位,僅次于日本。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參與全球合作的核心競爭力。今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成都市召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動員大會,這是市委繼提出“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建設目標后拿出的“路線圖”,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再提速。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標倫敦、東京、新加坡等國際營商環境先進城市,以及上海、深圳等國內營商環境先進城市,成都提出了自己的目標——
◇到2019年底,營商環境短板弱項明顯改善,所有涉企事項網上可辦率提高至95%以上,辦理時限壓縮30%以上,部分領域營商環境指標達到國際公認的先進水平;
◇到2020年底,以企業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力爭涉企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各領域營商環境指標全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中位居前十強,加快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
成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地向“盆地意識”“西部思維”“固有舊習”說不,主動走出西部龍頭城市和全川首位城市的“舒適區”和“參照系”,努力在若干領域與世界最高水平比肩看齊。
?實施“承諾制”改革試點
降低制度性交易和時間成本 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
今年4月,全市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進工作專題會召開,明確了我市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工作重點從加強中介機構規范管理、加快探索環保安全領域“放”“管”協同等方面深入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作。各區(市)縣按照“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的工作思路,全面啟動承諾制試點工作。截止目前,22個區(市)縣均已相繼出臺承諾制改革的政策文件。
圖據視覺中國
針對行政審批事項“公示容易辦理難”、“材料多清單細無頭緒”等問題,各區(市)縣充分發揮園區管委會主體責任,建立“無償代辦+服務集成”模式,園區管委會主動上門為企業辦理事前審批事項,企業在項目推進實施建設全過程只進一道門,降低了制度性交易和時間成本,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
各區(市)縣全面梳理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和流程,對項目的前期工作、審批流程、中介服務等全過程進行流程重構,優化整合審批事項,將過去的串聯審批變為并聯審批,部分審批事項后移,關鍵審批材料實行承諾容缺審批。
通過建立政府搭建平臺,以項目承包的方式,聚合項目業主、民間資本、金融機構三方聯動,促進重大項目有序推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項目清單+城市合伙人”對接機制,鼓勵和支持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市發改委組織市屬國有企業、各區(市)縣,著重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選擇一批具有經營性和收益性項目,形成擬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領域項目庫;同時,按照擬推介項目涉及領域,通過市工商聯、市房協等行業協會分類邀請、微信公眾號廣泛發布等多種渠道,邀請企業、金融機構參加項目推介發布會,由項目業主單位就項目建設內容、前期進展、回報機制等進行介紹,搭建無縫對接合作平臺。
?每年篩選確定100個重點推進項目
作為重中之重匹配資源要素
8月16日,全市投資促進工作現場會召開。緊接著,《成都市支持保障重點項目的20條政策措施》印發。
◇這次出臺政策明確了重點項目享受土地指標傾斜、地價優惠政策、財政資金支持等,還提出每年篩選確定100個重點推進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匹配資源要素;
◇提出了對每個重點項目實行市級“項目長服務制”、區縣級“首席服務制”,構建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線上+線下”管理機制,限期完善重點項目周邊配套等;
◇明確了申報國家重大項目、省重點項目,原則上從市重點項目中篩選產生;
◇制度化開展重點項目“月通報、季拉練、年考核”;
◇每年通報表揚“全市重點項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圖據視覺中國
?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
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
市發改委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法院、市稅務局聯合成都信用評估協會和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成都市司法、稅務領域信用聯合獎懲合作備忘錄》,在司法、稅務領域率先建立與社會組織和金融機構的聯合獎懲機制,將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廣到經濟社會各領域。成都與杭州市、寧波市等8個城市就探索建立以聯合獎懲為核心的跨區域信用體系建設簽署了《信用城市聯盟合作框架協議》,加強聯合獎懲跨區域合作。
同時,建立健全信用聯合獎懲清單制度,還建立聯合獎懲清單制度的動態管理機制。
?成都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
不斷提速增效
去年,成都被國務院辦公廳列為全國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16個試點地區之一。成都通過整合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系統資源,建立全過程審批管理系統,實現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構建“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段辦理、材料網上流轉、窗口統一出件”的服務新模式。
成都還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審批服務進行評估;鼓勵開展專業化全程代辦服務等。
借《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出爐契機,咱們對標部分評價指標,來一起了解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的成都行動和成效。
「跨境貿易」
世行報告:中國跨境貿易排名提升9位至第56位。世界銀行認為,我國在通過實行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升級港口基礎設施、優化海關行政管理和公布收費標準等措施,簡化進出口程序等方面改革值得肯定。
成都行動:成都航空口岸實施“7X24”小時通關、以全球視野加快國際戰略通道建設、推進口岸服務提質增效……今年以來,成都在推動口岸高效服務、打造對外開放高地、助推優化開放新布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優勢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用力,奮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
「納稅」
世行報告:中國對小企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降低某些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加強電子化納稅申報和繳納系統,這些改革值得肯定。
「辦理建筑許可、執行合同等」
世行報告:過去一年里,中國在施工許可證辦理流程中取得了顯著改善,主要體現在流程數量和時間方面都顯著減少。目前在中國辦理施工許可證耗時111天,高于東亞地區132天和9.4分的平均水平。同時,中國通過規定可給予的合同延期次數上限和將延期限于不可預見和例外情況,提升執行合同的便利度。
成都行動:今年6月,成都出臺《2019年成都自貿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專項行動計劃》,推出25條具體的政策措施,率先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先行先試,推動自貿試驗區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前列。在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方面,成都自貿試驗區4個落地區相繼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審批體系、強化監督管理,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獲得電力」
世行報告:在去年的改革基礎上,中國在獲得電力方面繼續推進改革,該指標排名全球第12位,顯著好于地區其他經濟體。中國企業接電需要2個環節,耗時32天,僅為東亞太平洋地區平均4.2個環節和耗時63天的一半。
成都行動:今年5月,成都出臺了《成都市進一步優化電力接入營商環境實施細則(試行)》,其明確規定我市低壓非居用戶申請電力接入由電網企業一口受理,用電報裝環節壓縮33%,行政審批環節壓縮77%。成都從“簡化申請資料、優化辦理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壓減用能成本、高效政務服務”五個方面,高標準制定用電用氣接入便利化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全市電力和燃氣經營企業服務效率和企業用能獲取便利化水平。
「獲得信貸」
世行報告:中國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全球排名比去年提升36位至第28位?!矮@得信貸”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之一,反映企業獲得信貸支持的法律保護力度及便利程度。
成都行動:當前我市已經建立起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服務體系,信貸融資規模持續擴大、直接融資金額不斷提高、投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向全市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集聚,有力地服務全市實體經濟發展。
圖文來源:錦繡青羊微信公眾號,侵刪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于網絡;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僅供參考;我們所轉載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本內容如無意中侵犯了知識產權,請告之,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