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發布時間:2015-09-17 瀏覽次數:28881
其實,目前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平臺型的互聯網企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生態系統。
以騰訊開放平臺為例,平臺上的應用總數已達240萬款,應用類型有娛樂、生活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創業者總數達500萬,覆蓋全國一至三線城市,合作伙伴總體估值超過2000億元。
在此背景下,馬化騰建議,應當從頂層設計層面制定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戰略,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盡快出臺,促進互聯網與各產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充分對接,并加強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立。馬化騰還認為,應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強化部門間協同監管,實現快速響應、聯動處置,形成融合市場的監管合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應在鼓勵創新的原則下逐步完善和規范新的生產服務方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給予新事物發展機會和空間。
“互聯網+”模式,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為此,馬化騰表示,工業互聯網正在從消費品工業向裝備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業領域滲透,全面推動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業互聯網也在從電子商務等網絡銷售環節向生產領域滲透,為農業帶來新的機遇,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有專家指出,在未來,“互聯網+“公式將是我們所在的行業目前的產品和服務,在與未來多屏全網跨平臺用戶場景結合之后產生的一種化學公式。如何找到你所在行業的“互聯網+”,成為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